厦门鼓浪屿的故事 厦门鼓浪屿

1、在历史上,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。直至宋元时期,才有“圆沙洲”的名称,明时始用“鼓浪屿”名称。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,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。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,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。因而,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,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——闽南沿海金三角(厦门、漳州、泉州)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。这种形式,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。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,也还有二进、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。


2、1843-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: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,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。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,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。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。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、气候和风景条件,非常适宜居住,因而,直至目前为止,鼓浪屿建筑的90%都是居住建筑。外国人染指鼓浪屿,先是租用民房,行使管理教堂、学校、医院等权力,至实力发展、能站稳脚跟以后,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、教会医院、教堂、圣教书局、领事馆。当然,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、别墅等居住建筑。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,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,纷纷投资鼓浪屿,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。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,超出了外国人,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,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。在鼓浪屿岛上,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目前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。


3、本世纪二三十年代:在鼓浪屿岛上,密密麻麻遍布着各类建筑。这中间有70%左右是本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。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,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。有些本地的名人、富户,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,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,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,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,装修艳丽,做工亦很讲究。除居住建筑外,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,创办了建筑公司,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,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。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、李清泉、黄仲训等人,在鼓浪屿投以巨款,发展房地产业,建设开发出售住宅,创办电话、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、码头等公共事业。抗战前,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、造型迥异。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,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。


4、解放后,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,经过改造、装修,部分公共性场所。例如,原来巨大无比的“白宫式”建筑——林鹤寿的“八卦楼”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。很多较大型公馆、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、改造,已经改作合其造型、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、有标志性的建筑。

厦门鼓浪屿的故事 扩展

厦门鼓浪屿有许多经典的故事,其中一些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如下:


- 工部局遗址:位于鼓浪屿鼓新路40号,原建筑于2007年倒塌,现仅存遗址,是鼓浪屿现存唯一一处工部局办公建筑遗存。该建筑是一座外廊式建筑,坐西南朝东北,走廊外墙为连续券拱式结构,平面呈“凹”字形,长约30米、宽约24米,北部两角有角楼。现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基础、台阶踏步和原建筑的台地挡土墙,并保留了入口的石门柱和原来建筑防潮层的少量砖券和残壁。

-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:位于鼓浪屿田尾路21号南侧,系丹麦于1869年建造的一幢单层电报房。该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的外廊式建筑,建筑面积835平方米,呈矩形平面,长向两侧为连续的圆拱外廊,墙面为白色抹灰。

- 菽庄花园:位于鼓浪屿港仔后7号,由台湾富绅林尔嘉建于1913年。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,园林设计借鉴林尔嘉台北板桥故园,依海建园,海藏园中,傍山为洞,垒石补山,体现了其较高的造园艺术成就。

- 会审公堂旧址:位于鼓浪屿笔山路1号和3号,会审公堂是当时中国政府设于鼓浪屿公共地界的审判机关,现存旧址保存完好。这处院落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,院内共有两栋两层的洋楼,每栋楼面积都是500多平方米。两座建筑基本对称,形式简洁,具有早期的现代建筑风格,立面圆平组合,女儿墙独具艺术韵味。


这些建筑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是鼓浪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厦门鼓浪屿的故事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888-888-8888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blmi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