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


1、主动学习的习惯


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,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,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。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,并能坚持始终。


2、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


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。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,根据学习内容,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,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。这样做,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,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。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,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,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。


3、各学科全面发展,不偏科的习惯


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,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,不能偏科。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,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。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,可以适当降低标准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、中期目标、远期目标,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。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。


4、预习的习惯


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,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。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,认真研读,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、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,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,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,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、去学、去练。


5、认真听课的习惯


上课时,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,还会用动作、表情传递信息,用眼神与学生交流。因此,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,跟着老师想,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。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,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。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,精力集中;抓住重点,弄清关键;主动参与,思考分析;大胆发言,展示思维。


6、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


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,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,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,加深理解,增强记忆,提高心理素质,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。回答问题要主动,起立迅速,声音宏亮,表述清楚。


7、多思、善问、大胆质疑的习惯


学习要严肃认真、多思善问。“多思”就是把知识要点、思路、方法、知识间的联系、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,形成体系。“善问”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,还要虚心向老师、同学及他人询问,这样才能提高自己。而且,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,注意发现问题,研究问题,

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扩展

1.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:定期复习、积极思考、注重笔记、遵守时间表、多做练习、寻求帮助等。
2.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,提高学习效率,避免拖延症和学习焦虑等问题。
3. 此外,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,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扩展

良好的习惯有

(1) 提前预习的习惯;


(2) 细心观察的习惯;


(3) 勤于动笔的习惯;


(4) 质疑发问的习惯;


(5)勤查工具书的习惯;


(6)背诵的习惯;


(7)仔细审题的习惯;


(8)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;


(9)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。

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888-888-8888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blmi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